我校召开新学期期初科研院长会议 部署新一轮高水平科研组织工作

发布者:吴一凡发布时间:2025-09-19浏览次数:10


2025年9月18日,学校召开科研院长会议,总结2025年1—9月科研工作进展,部署新一轮国家级、省部级项目申报与学科建设工作。常务副校长魏小琳、校长助理朱新福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学院(部)负责科研的领导、科研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处长杨爱军主持。

会议伊始,科研处通报,在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学校获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体现出学校在高层次科研项目的持续进步,也彰显了学校的科研水平。

王丽娜副处长就2026年度国家级项目申报作出具体安排。她明确,科研处将按月发布专家讲座计划,持续开展“有组织科研”辅导,并建议各学院(部)重点对近两年申报未立项的项目进行跟踪打磨。

高楠副处长对学校下阶段学科建设工作做出部署。她表示东北亚研究中心成功获批省级区域与国别研究智库是学校在学科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突破。下一步,学校将围绕一流学科、省部级平台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学位点申报准备等重点工作,持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

杨爱军处长指出科研项目申报要做好"四个坚持"的机制。首先项目申报要"坚持做大基数",其次校院两级要"坚持做优辅导",第三申报书要"坚持做强质量",第四评审环节要"坚持做好勾连"。

随后,各学院(部)负责科研的领导分别交流了本年度科研计划完成情况。从阶段性成果看,多数学院在横向经费、著作出版、一般核心论文等方面进展良好,但在权威期刊、国家级项目立项、省部级奖项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校长助理朱新福在讲话中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学院要积极向高水平大学学习纵向项目申报和横向项目拓展经验。他还建议教师尤其青年博士积极拓展境外发表渠道,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常务副校长魏小琳在总结中强调,有组织科研是提升学校科研工作质量的核心路径,应坚持“领军人物+团队+项目+成果”一体化发展模式。她指出,各学院应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尽快明确教师研究方向,确定学科归属,整合研究团队,提前布局项目申报。尤其是2026年新一轮硕士点申报工作,“不能等到申报前夕才匆忙准备,要从现在就开始行动”。

本次会议为各学院明确下半年科研方向、凝聚共识、激发动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稿件来源:科研处

文字:陈萍萍

图片:陈萍萍

审核:杨爱军

浙ICP备05014601号 电话:0575-89172457、0575-89114457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群贤中路2801号(镜湖校区) 会稽路428号(稽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