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报《语言与文化论坛》2024年下卷刊载的论文《作为一种理论建构的世界文学》(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宁),已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7期全文转载。这是我校学报自创刊以来首次有论文被该权威学术期刊全文转载,实现了历史性的零的突破!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期刊被誉为“中华学术的窗口”、“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其转载率是衡量学术界、理论界期刊论文质量与影响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论文能够被其全文转载,意味着该研究成果在选题的前沿性、观点的创新性、论证的严谨性及资料的翔实性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报《语言与文化论坛》,以会通中外语言文化、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基础应用研究、促进人文学术交流为宗旨,刊发语言文学学科和与其交叉交融学科的学术论文,鼓励学术创新,包括对重大学术研究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索、对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自2024年改版以来,该刊每年出版上、下两卷,固定栏目有:论坛特稿、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外语教学研究等。另有文化研究、人文与学术对话录、书刊评介等一批不定期栏目。该刊既欢迎学术大家、名家的新作,也欢迎学术中坚和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精品力作。改版后的《语言与文化论坛》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与好评。
此次转载,是本刊改版后学术质量、内容价值及影响力正在逐步提高的一个标志和缩影。
附:
作为一种理论建构的世界文学 王宁
【摘 要】在当今的世界文学讨论中,学者们一般在赞同世界文学应该涉及全世界各主要民族和国别文学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世界文学是全世界各国或各民族文学的总和,还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或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大影响的优秀文学作品?因此,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世界文学必然需要一定的标准,这就涉及文学翻译及经典的建构和重构问题。围绕这一议题的讨论甚至争论,不仅涵盖了世界文学的内容、范围和边界等问题,更关乎基于何种视角来界定世界文学这一议题。基于国际同行的先行研究,该文认为,世界文学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一种理论建构。此外,当代高科技的介入也使得世界文学研究在方法论方面相较于其他传统学科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因此,研究世界文学不能沿用传统的方法,而应该寻求创新。对于中国学者,参加世界文学议题的讨论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学跻身世界文学之林,进而在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关 键 词】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理论建构;中国视角【作者简介】王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外文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及文学理论研究。【原文出处】《语言与文化论坛》(杭州),2024.2.3~12【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艺术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3ZD03)的阶段性成果。
学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