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年会暨“AI时代的翻译与翻译研究:挑战与机遇”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行

发布者:金丹丹发布时间:2024-05-27浏览次数:10

2024524日至26日,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绍兴市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承办2024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年会暨“AI时代的翻译与翻译研究:挑战与机遇”学术研讨会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顺利举行。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和机构单位的200余位翻译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参会并作交流和研讨。



图为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525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理事会副理事长徐真华致欢迎辞。绍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王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理事长查明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致辞。开幕式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院长陈科芳主持。


图为开幕式主席台


徐真华副理事长代表学校向会议主办方表示衷心感谢,向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整体介绍了学校的相关情况,明确了学校在办学初衷、发展历程、社会声誉和综合实力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同时,他也强调了AI技术在翻译领域的应用与挑战,以及翻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图为徐真华教授致欢迎辞


绍兴市社科联王晶副主席首先介绍了绍兴的历史文化,接着重点介绍了我校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发展情况,并强调了中心在推动传统文化创新表达和国际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她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进一步推进多语种翻译与国际传播,增强绍兴的国际影响力,并期待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在未来有更多交流与合作。


图为绍兴市社科联副主席王晶致辞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理事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回顾了翻译研究会的发展历史,及其对翻译学科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查明建教授强调,翻译研究要勇于超越现有的研究范式,体现更强的问题意识和问题意义意识,从思想性开拓层面上来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研究发展空间和所应研究的问题,增强翻译研究的思想性,对人文学科其他领域产生学术影响,充分体现翻译研究的学术价值、思想价值和人文价值。最后,查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人文,更需要加强人文学科研究,以引导、把持高科技发展的方向,赋予人工智能以人文的维度,以人文之火、以思想之光,照亮人类的未来。


图为查明建教授致辞


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教授表示,有翻译界“两会”之称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和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年会在越秀召开,可以视作一次反思历史、回归文化、接续文脉和承担使命之旅的重要盛会。他指出,面对新技术的挑战,特别是AI技术的发展,翻译人必须保持初心。许钧教授还提出了三个关键点:一是坚持前瞻、求真;二是坚持开放精神,促进文化交流互鉴;三是坚持创造精神,发挥翻译者的主体性。他强调,尽管机器的能力不断增强,但翻译工作者应回归翻译精神,坚持对话和交流。


图为许钧教授致辞


开幕式的最后环节为“产教融合实验中心共建揭牌仪式”。我校常务副校长魏小琳教授与上海文策翻译有限公司华东区总监旷浩敏先生,我校副校长陈文涛教授与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区总监张瑞女士,一起为中心揭牌并合影留念。


图为魏小琳常务副校长和旷浩敏总监为实验中心揭牌

图为陈文涛副校长和张瑞总监为实验中心揭牌

图为陈科芳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共开展12场主旨报告、4场分论坛研讨和1场学术期刊主编论坛。

525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胡安江教授、南京大学刘云虹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孙会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耿强教授分别围绕大会主题作了精彩发言。六位专家的发言分别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柴明颎教授、重庆文理学院祝朝伟教授、河南师范大学赵文静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蓝红军教授、复旦大学王建开教授和北京语言大学吕世生教授主持。


图为王克非教授作主旨发言,柴明颎教授主持

图为王东风教授作主旨发言,祝朝伟教授主持

图为胡安江教授作主旨发言,赵文静教授主持

图为刘云虹教授作主旨发言,蓝红军教授主持

图为孙会军教授作主旨发言,王建开教授主持

图为耿强教授作主旨发言,吕世生教授主持


526日上午,上海大学傅敬民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屈文生教授、中山大学邵璐教授、深圳大学蔡新乐教授、复旦大学陶友兰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韩子满教授等六位专家分别进行主旨发言。河南大学刘泽权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黄焰结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深圳大学张吉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许多教授、绍兴文理学院胡朋志教授先后主持了该环节。


图为傅敬民教授作主旨发言,黄立波教授主持

图为屈文生教授作主旨发言,刘泽权教授主持

图为邵璐教授作主旨发言,黄焰结教授主持

图为蔡新乐教授作主旨发言,张吉良教授主持

图为陶友兰教授作主旨发言,许多教授主持

图为韩子满教授作主旨发言,胡朋志教授主持


525日下午顺利开展四组平行分论坛,主题分别为“人工智能、数字人文与翻译研究”“话语构建、文化传播与翻译研究”“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与翻译史研究” “青年学者论坛”。分论坛分别由中国海洋大学滕梅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高彬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张德让教授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黄德先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江帆副教授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赵吉鹏副教授、南京大学曹丹红教授和浙江大学张慧玉教授主持。此次平行分论坛活动汇集了全国诸多优秀专家学者,聚焦人工智能、数字人文、话语构建、文化传播、文学翻译、翻译史等多个领域,为翻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增添了新的篇章,为未来的翻译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


图为分论坛一现场


图为分论坛二现场

图为分论坛三现场

图为分论坛四现场


525日晚,多位国内知名核心期刊主编参加学术期刊主编论坛,包括来自《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中国翻译》主编杨平、《上海翻译》主编傅敬民、《中国外语》副主编常少华、《外语导刊》主编陈勇、《翻译研究》集刊副主编曹丹红。主编们围绕论坛主题,就AI时代翻译如何作为、期刊栏目设置、选题策略和编辑工作、学术期刊的角色和发展、审稿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分享与交流。论坛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主持。学者们抓住与主编们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提出了关于翻译类期刊的栏目内容设置、研究对象受现代技术快速更新迭代的影响、论文外审专家意见处理方式以及自身翻译研究主题的学术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也对期刊稿件处理流程、增加作者与审稿专家间交流互动等方面积极献言献策。青年学者们还向主编们虚心请教了关于论文撰写、论文选题等方面的指导建议。各位主编就现场的提问和建议做了细致深刻的阐释回应。


图为学术期刊主编论坛会议现场


会议闭幕式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副院长徐英教授主持。四位分论坛的主持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彬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张德让教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赵吉鹏副教授和浙江大学张慧玉教授,分别作了总结汇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会军教授作大会总结,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常务副校长魏小琳致闭幕辞,下届承办单位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作表态发言。


图为分论坛主持人进行汇报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孙会军教授对各位专家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对整个会议议程和重要环节进行了简要回顾,她表示,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翻译研究相结合的新路径,相信翻译研究一定能在AI时代焕发新的活力,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做出更大贡献。最后,孙教授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本次会议提供的精心组织、周到安排和热情服务表示衷心感谢,期待以此次大会为新的起点,大家携手共同开创翻译研究与教学的新篇章。


图为孙会军教授作大会总结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常务副校长魏小琳教授致闭幕辞。她首先概括了本次会议的三个特点,即专家阵容强大、话题与时俱进、内容丰富紧凑,然后提到绍兴的翻译家群体可谓明星荟萃,我校翻译学科发扬优良传统,利用专业优势积极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发展,努力培养高水平多语种翻译人才。她认为本次研讨会不仅是翻译界的学术盛宴,更为我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启迪和智慧。最后魏校长对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分会及各方支持力量表示由衷感谢,并宣布会议圆满闭幕。


图为魏小琳教授致闭幕词


在闭幕式的最后,下届承办单位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黄立波教授发对本次年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感谢王克非会长、查明建理事长对西安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院的信任,表示浙江越秀外国语为其打了一个很好的样本,并诚邀各位老师和同学明年相聚西安。


图为黄立波教授作下届承办单位发言

图为徐英教授主持闭幕式


大会见证了当前翻译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和巨大潜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交流讨论为应对AI时代翻译和翻译研究所面对的挑战指明了方向,为推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期待各方能够继续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翻译事业的持续发展,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互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文/英语学院 李桦 刘欣



浙ICP备05014601号 电话:0575-89172457、0575-89114457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群贤中路2801号(镜湖校区) 会稽路428号(稽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