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用阿拉伯语架起大运河文明互鉴的桥梁

发布者:吴一凡发布时间:2024-05-25浏览次数:113

遇见大运河

近日,以“运河通四海 友城共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绍兴第五届国际友城大会顺利举行,来自21个国家的32个市、友好协会、大学、驻华领事馆等机构代表团,及国内各级嘉宾齐聚绍兴。越秀合作院校——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孔子学院埃方院长哈桑(Hassan Ragab)教授作为应邀嘉宾,发表了题为《互联互通,文明互鉴:秉持运河精神,推动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他深刻诠释了“运河精神”的内涵,指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河承载着连接大陆、促进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运河精神是一种跨越时空、连接大陆的精神,它不仅是人类对于物质通道的需求,更是文明交流、经济繁荣和合作共赢的象征,蕴含着开放、合作、创新的核心价值。

展望未来,他认为苏伊士运河是中埃合作与友谊的一个缩影,中国在苏伊士运河发展的多个关键节点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在中埃共建“一带一路”的大潮中,苏伊士运河正迎来新的辉煌。在推动全球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保持开放的心态,促进文化、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秉持运河精神的新实践将在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全球发展迈向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在京杭大运河畔,来自埃及苏伊士运河的哈桑教授讲述运河故事,这是一次历史的贯通,一次文化的交融。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两个伟大文明,漂洋过海来遇见。

哈桑教授在中国绍兴第五届国际友城大会作主旨演讲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师生参加“第五届国际友城大会”


越秀留学生阿布杜拉作为“运河一课 青年说”宣讲团成员,讲述他与绍兴、与运河的故事


中阿文明互鉴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与苏伊士运河大学是合作院校,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参加今年中国绍兴国际友城大会期间,哈桑教授应邀访问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校校长修刚、特聘教授费君清与哈桑教授进行了会谈。

校长修刚、特聘教授费君清与哈桑教授会谈


在去年底,费君清教授、东语学院副院长马小明、胡燕静曾访问苏伊士运河大学,与该校校长Nasser Said Mandour教授、副校长Mohammad Saad Zaglu教授,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汉学家哈桑教授等进行交流洽谈,并签署了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的协议。

费君清教授率团访问苏伊士运河大学并看望在该校留学生的学生


在越秀访问期间,哈桑教授为阿拉伯语专业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推动中阿文明互鉴,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精彩讲座。

哈桑教授以他独特的中文名字“大海”为切入点,深情回顾了自己与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作为一位在中阿文化研究领域深耕四十余年的专家,哈桑教授从中阿文明交往的历史脉络出发,深刻剖析了新时代的中阿关系,并展望了中阿文明互鉴的广阔前景。他强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辟了新的道路,使得中阿文明互鉴在多个层面持续深化,特别是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他鼓励学生们积极投身到中阿文化交流的事业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为中阿友谊的深化贡献青春力量。

整场讲座以“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阿文明互鉴为主题,让同学们对阿拉伯国家的教育和文化领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激发了大家对中阿文化交流未来的无限期待。

哈桑教授来校讲座并与阿拉伯语专业师生合影


越秀阿拉伯语专业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于2009年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这是浙江省内开设的第一个本科层次的阿拉伯语专业。目前已累计培养了700余名毕业生,为中阿文化在各领域的交流输送了宝贵力量。

越秀阿拉伯语专业基于新时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贯彻立足浙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服务定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不断强化本专业“四化”优势,夯实“翻译”和“经贸”方向特色,通过校企合作、“成建制”实习实践、订单式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实现学业到就业的无缝对接。同时,该专业通过校际合作的形式,先后与埃及、摩洛哥和阿联酋三个阿拉伯国家的五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定期派送学生前往,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的应用型阿拉伯语人才。

目前该专业,拥有2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市级精品课程。在学术竞赛中,学生们在包括“CRI”全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演讲比赛、全国高校汉语阿拉伯语文学翻译大赛、浙江省高校阿拉伯语演讲比赛、浙江省多语种思政笔译大赛等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中屡次获奖。同时,他们还积极投身于杭州“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翻译志愿服务中,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在苏伊士运河大学留学


学生考取天津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硕士


学生获全国高校汉语阿拉伯语文学翻译大赛一等奖


阿语专业师生参与杭州亚运会志愿服务


东方语言学院、党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