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西方语言学院院庆20周年系列活动——“人文社科与外语教学研究动态高端论坛”在镜湖校区图书馆四楼学术交流空间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西班牙皇家学院外籍院士陈众议教授,杭州师范大学钱塘学者讲席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中国比较文学》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宋炳辉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22年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陈靓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西班牙语分委员会委员程弋洋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学校校长修刚、西语学院院领导、各系主任及教师代表出席会议。西语学院副院长龚茜主持论坛开幕式和第一阶段会议,院长助理赵吉鹏主持第二阶段会议。
修刚校长致欢迎词,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以及西方语言学院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在西语学院成立20周年的特殊时间召开这样一场重要的学术会议,对于西语学院未来的建设发展是一个重要契机。希望与会专家为学校外语学科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宝贵意见,这必将有力促进我校西语学院教科研水平的提升。
陈众议教授在题为“AI时代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如何开启情感转向”的报告中,探讨了AI时代外语学科的生存问题。他从人工智能基于算法和语文、所有文科的核心是情感、人文内核为大数据的建设提供“灵魂”等角度出发,旁征博引,阐释了文科在AI时代中华民族崛起中的重要性。
吴笛教授分享了“基于经典文本的文学跨学科研究”的思考,从伦理学批评、经济学批评、生态批评、法律批评、跨艺术批评、跨媒介传播等角度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外国文学经典的研究,不仅需要基于文本的文学内部研究,还需要具有文化认知价值的跨学科研究。
宋炳辉教授作了“谈谈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文化翻译研究”为主题的报告。他从AI翻译文学-文化文本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期待出发,指出AI翻译模式的本质是基于以往译者译文的语言模型系统构建,是以往经验的归纳,对于“弱对应”的文学-文化文本的翻译具有局限性,启发我们思考译者对文学-文化翻译的不可替代性和AI翻译的未来发展。
陈靓教授作题为“区域国别视域下外语学科的学术拓展和科研规划”的报告。他指出区域国别学是以实体研究对象为核心、以满足国家对外交往需求为目标的学问,外语学科在区域国别学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提出“新文科的研究理念+实践性、应用性价值导向”的区域国别方向外语学科研究架构,结合具体案例,指出了外语学科结合区域国别研究可拓展的研究方向。
程弋洋教授的报告题为“文明的流动与交融:从神话系统发生看'何以中国'”,以盘瓠神话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流变、多民族的盘瓠神话文本及其系统发生分析,揭示了民族迁徙和融合的历史事实,为理解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文学视角。
会议最后,赵吉鹏博士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再次感谢与会专家的精彩演讲,启发了对AI时代语言学科发展、AI翻译未来、盘瓠神话理解、国别区域研究及跨学科研究路径探索的思考,鼓励青年教师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勇于创新,努力在未来的教学和科研中有所建树。
西方语言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