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学子与海外文学大咖“零距离”接触 畅谈文学与人生

发布者:胡霞琴发布时间:2019-11-06浏览次数:616

113日晚,“面对面:海外著名作家VS越秀师生”对话会在我校镜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此次活动由我校主办,并由我校中文学院钱虹教授和国际新移民笔会会长王威先生共同主持。


为了更好地助推学生自主创新写作,加强海内外文化和文学的交流互动,我校将海外著名作家的讲坛会与教学相结合并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海外著名作家与学者。出席本次对话会的文学大咖有美籍华人,著名散文家刘荒田、美籍华人,著名作家严歌苓、美籍华人,著名作家施玮、美籍华人,著名网络文学作家少君、奥地利籍华人,著名小说家方丽娜、瑞士华人作家,著名散文家朱颂瑜、美籍华人,著名作家陈谦、美籍华人,著名编剧薛海翔、印度尼西亚籍华人,著名作家袁霓、美籍华人,著名作家陈九、加拿大籍华人,著名作家曾晓文、美籍华人,著名作家叶周。

在对话会上,严歌苓就自己的生活经历、小说《陆犯焉识》的创作历程,对女性主义的看法等与提问的同学进行亲切的交流。她表示,她的生活一直以来可以说是基本上安稳平静,人生也没有什么惊涛骇浪的,但是要在这样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找寻灵感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对于她来说,身边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主角。

此外,少君、陈谦等海外著名作家则讲述了自己从理工科学生到作家的转变历程,他们表示从事科技加作者的双重身份对自己走进文学世界以及创作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刘荒田认为:周作人说过,文学发展的极致是小品文。他有着多产作家的称号,至今为止已经有了三千五百篇以上的作品,但是他也认为这个称号有褒也有贬,其中的褒贬要由读者自己学会辨别。在与台下同学的交流互动中,刘荒田表示改文章是一辈子的事,对于文章的质量要精益求精,即使是散文和随笔也是要经过精雕细琢的。一直从事非虚构写作的朱颂瑜在谈话中表示当代青年应该趁年轻,离开父母的轨迹,去过属于自己的人生。袁霓称印尼的文化对自己的写作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表示看好本校的印尼小语种的发展前景。曾晓文在双“broken”——破碎又破产的形势下去到了加拿大,在这样的环境下励志、坚持,最终成就了自己压力下的优雅

对于此次对话会同学们充满了热情,来自传播学1901班的章译之认为,在本次活动中可以和来自各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打成一片”,不仅是自己了解写作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一个途径,同时也让自己收获了许多人生道理,在文学、语言方面的综合素养也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可以与敬仰已久的作家当面交流,向他们请教阅读过程中的困惑与不解,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汉语言文学1805班的丁颖说:“当初报名这次见面会并不仅仅是想见严歌苓老师,也想见见卢新华老师,因为最近在看《伤痕》并对此有些疑惑,可惜的是卢新华老师没有参加见面会。”虽然心存遗憾,但在此次对话会中,丁颖收获颇丰,她补充道:“我写文章的时候,写的人物没有灵魂因此显得呆板,这次很荣幸能够得到提问的机会,听老师们讲角色共情的问题,从中我收获最大的一句话是‘创造的根本在于推测’。散场后,看到严歌苓老师签了一堆书很疲惫但仍然笑着说没关系的时候,真的觉得她好辛苦好温柔更喜欢她了。最后,她希望她以后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有自己热爱的事业,有属于自己的成就,有足够的经历,去感受人间百态。”

戏文1801班的陈文杰认为学校是一个给予人机会的地方,给予人吸取他人优点与先进思想的机会。此次对话会对他最大的帮助就是拉进了他与知名作家的距离,他说:“我从严歌苓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回答中意识到,艺术确实来源于生活,我发现只要你有良好的思维和文笔,你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去争取,即使是在最角落的地方,到了最后一刻,也一定要勇敢的为自己争取,如果不争取,那么就连机会也没了!”最后陈文杰想对陈九老师说:“陈九老师,谢谢您在我的剧本上签名,我以后一定会在更大的舞台上让您看到我的作品!”他眼中的陈九老师不仅有才华,还有非常不错的逻辑思维,当逻辑思维和才华集于一人身上时,那么在这个人身上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成绩,正因如此,陈文杰非常希望陈九老师以后能认可他的作品。

作家们的耐心与包容,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大家风范。同学们认真而又紧张地向海外作家们介绍自己,提出问题。作家们总会侧耳聆听,耐心回答。

本次到场作家感受到了越秀师生的激情与活力,并对他们在面对面交流过程中散发出的对文学、写作的热爱与独到见解纷纷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学们聆听作家讲述创意写作、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经验故事,分享自己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疑惑与设想,讲述在不同文化背景碰撞下出的更加丰富多彩的创意写作的灵感与火花,共话文学创作与情谊,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此次活动不仅拓展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也感受到了华文作者在不同环境背景下的多国文化的魅力,更是通过与作家的当面交流提升了自己感悟文学之美的能力。

  

/大学生传媒中心新闻部 郑海漪


浙ICP备05014601号 电话:0575-89172457、0575-89114457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群贤中路2801号(镜湖校区) 会稽路428号(稽山校区)